最近的資訊和動態
Recent news and updates
關于腦缺血實驗動物模型的相關介紹
- 分類:行業資訊
- 發布時間:2022-12-15 10:47
【概要描述】腦缺血實驗動物模型的正確選擇是標準化的前提和基本條件。選擇合理的實驗動物模型,既能根據其特點揚長避短,又能達到突出研究目的的作用。在腦缺血模型的具體選擇上
關于腦缺血實驗動物模型的相關介紹
【概要描述】腦缺血實驗動物模型的正確選擇是標準化的前提和基本條件。選擇合理的實驗動物模型,既能根據其特點揚長避短,又能達到突出研究目的的作用。在腦缺血模型的具體選擇上
- 分類:行業資訊
- 發布時間:2022-12-15 10:47
- 訪問量:
模擬人類缺血性腦血管病的發病機制,建立重復性好、生理指標控制嚴格的標準化腦缺血動物模型,一直是腦缺血實驗動物模型研究者的目標。隨著對缺血性神經元損傷和修復機制研究的深入,對腦缺血動物模型的建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神經科學飛速發展的現今,腦缺血實驗動物模型的標準化雖然不是一個新課題,但卻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和必要性。
腦缺血實驗動物模型的正確選擇是標準化的前提和基本條件。選擇合理的實驗動物模型,既能根據其特點揚長避短,又能達到突出研究目的的作用。在腦缺血模型的具體選擇上,先要明確所選模型的形成原理和特點,然后根據其原理和實驗目的進行選擇。
通常在輕度缺血/缺氧的情況下,大腦的代償機制保護中樞神經系統免受損傷,但當缺血程度加重時,就會發生不可逆的神經損傷,導致一系列臨床癥狀,甚至死亡。臨床上腦血管意外、心肌梗死、休克、新生兒窒息、腦外傷等均可引起神經元缺血性損傷。因此,積極探索腦缺血的損傷機制和防治措施具有重要的科學意義。為了系統和全mian地研究腦缺血的病理生理過程和測試新的治療方法,需要一種生理上可控和可再現的動物模型。雖然臨床上腦缺血發生率較高,但可以提供的病例較多。然而,人的腦缺血是非常多樣的,其表現形式、病因和缺血區的解剖位置都有很大的不同。這種多樣性阻礙了統計分析和比較的可能性。
其次,經常需要精確的組織病理學分析、生物化學和生理學研究、侵入性外科手術和直接腦組織取樣分析。
對缺血性腦損傷早期事件(幾分鐘甚至幾秒鐘)的觀察只能在實驗動物模型身上進行。
由于缺血是一種異常血供,血管因素在其中起著重要作用,血管因素的變化不是組織細胞培養或腦切片孵育所能模擬的。
因此,制作腦缺血動物模型在腦缺血損傷機制和藥物治療的研究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過對實驗動物模型腦缺血和腦缺血再灌注的對比研究發現,即使是早期再灌注,在再灌注過程中也存在繼發性損傷,但與持續性腦缺血對神經組織的損傷相比,再灌注的損傷相對較輕。
由于大鼠成本低、種內純合性好、腦血管解剖特征與人類相似,至今仍是腦缺血研究常用的實驗動物模型。
掃二維碼用手機看